浙江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地方标准 开放并将于4月12日起正式实施

每天的浙江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到哪里去了?垃圾焚烧厂达标排放了吗?会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这几年,发布得益于环保设施对公众开放,全国每个人都可以身临其境寻找答案。首个省级设施
不过,环保环保设施公众开放要怎么做?需要符合什么标准?日前,公众浙江省地方标准《环境保护设施公众开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发布,开放并将于4月12日起正式实施,地方这也是标准全国首个省级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地方标准。至此,浙江浙江省环境保护设施公众开放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据可依。发布
据了解,全国经过近几年的首个省级设施实践,浙江的环保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目前,公众全省共有四批159家单位列入国家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名单,实现了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四类设施开放县(市、区)全覆盖。各开放单位积极规范活动秩序,完善开放流程,创新性地将环保设施开放与环境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在全国率先开展直播开放、视频开放,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自开放以来,浙江列入国家四批环保设施开放名录的机构组织线下开放共两万多次,线下参观累计超40万人次。开发线上开放产品200多个,线上参观浏览也已近300万人次。
“虽然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开放面还不够宽、常态化开放不足、与公众交流互动不够等问题,亟待规范标准指引。”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此,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自2020年3月启动了《导则》编制工作,并在制订过程中,借鉴国家四类设施工作指南,结合浙江实际,重新梳理形成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构建完善的浙江生态环保社会行动体系。今年1月,《导则》通过了专家评审。
据介绍,《导则》充分提炼吸收了浙江现有经验,构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公众开放工作框架,适用于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等四类设施以及公众重点关注行业企业环境保护设施的公众开放。
为让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有章可循,《导则》明确了开放的基本原则和开放单位需满足的基本条件,规定了开放程序、开放时间、开放区域、开放内容和开放形式等。
其中,对开放时间,《导则》要求,应至少每半年度设置一个开放时段,并宜结合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开展时间,如六五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等,设置开放时段。
而开放形式则包括了常规开放、线上开放和其他开放形式等,明确常规开放应以导览讲解为主,并由讲解员提供相关服务,而线上开放是常规开放的重要补充,当常规开放无法实行时,宜实行线上开放作为替代。
此外,《导则》还对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提出要求,确保公众开放安全有序开展。
“《导则》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全省环境保护设施公众开放工作,提升设施开放水平和开放质量,更好地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破除‘邻避效应’,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在《导则》指导规范下,持续推进公众成为监督企业污染治理的主体,不断推动环保设施开放成为展现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平台。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环境,污水,垃圾,废物
相关文章
-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了小伙伴们请注意你的工资可能会提前发哦~这些人可提前发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工作日支付。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将视企业的整改情况,保留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针对“联联周边游”投诉量居高不下以及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密集约谈未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李佳榕记者 田珍祥)“连续三年蝉联世界金奖”“世界金奖六连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或企2025-05-10
20元入会免费药物泡脚30次 广西融安县查获一保健食品会销场所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凡媛 记者顾艳伟)来参加听课的都被称作“爸爸妈妈”,推销的宣称具有保健功效的商品却是固定饮料。近日,广西融安县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在该县长安镇广场西路某食2025-05-10- 近日,宿马园区吹响“二次创业”集结号,动员园区上下大干快上,以改革思维、创新举措推动园区能级跃升。会议强调,要大干快上,精准发力。继续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集聚度。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推进全程畅2025-05-10
江苏镇江开展网约车消费体察活动 部分存在加价、车费偏差等情况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出门前先拿手机用网约车APP叫个车,待到收拾好准备出门时,约好的车就已在楼下等了。因为方便,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网约车,网约车也成了现代人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近日,记者2025-05-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