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系统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蓝藻培养液中阴、阳离子(二) 测蓝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2.3 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按照样品中各离子的双系色谱时检浓度范围,将阴、统离阳离子混合标准储备液用超纯水逐级稀释,法同分别配制5种不同浓度的测蓝阳离子和阴离子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在1.2色谱条件下,藻培中阴对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逐一进样分析,养液阳离以各离子质量浓度(X,双系色谱时检mg/L)为横坐标、统离对应的法同色谱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测蓝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藻培中阴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养液阳离检出限。各离子的双系色谱时检保留时间、线性范围、统离线性方程、法同相关系数、检出限列于表2。
由表2可知,各离子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各离子的检出限均低于0.05mg/L,能够满足蓝藻培养液中各离子的检测要求。本方法测定Na+、K+、Mg2+、Ca2+的检出限高于国家标准(HJ700-2014,GB11904-89,GB11905-89)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而蓝藻培养液中这4种阳离子的浓度一般较高,故离子色谱法的检出限能满足检测要求。本法测定NH4+的检出限与国家环保标准(HJ665-2013)中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相当,能够满足检测要求。本法测定NO3-和PO43-的检出限不高于国家环保标准(HJ667-2013,HJ670-2013)中连续流动方法的检出限,能够满足检测要求,而连续流动方法的单通道只能检测单个离子,不能同时检测多个离子。
2.4 精密度试验
取适量的铜绿微囊藻905培养液6份,分别按照1.3步骤处理,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标准混合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根据各离子的测定值计算相对标准偏差,表示该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结果列于表3。
由表3可知,在本方法检测条件下,各离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n=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特别是本法测定Na+、K+、Mg2+和Ca2+的精密度均优于标准HJ700-2014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测量精密度。
2.5 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利用本法同时测定鱼害微囊藻1410培养液中13种离子,色谱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蓝藻培养液中的阴、阳离子。
取适量的铜绿微囊藻905培养液,按照1.3步骤进行处理后进样分析,然后对不同的离子进行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检测结果和加标回收率列于表4。由表4可知,13种离子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70%~113.62%,满足分析要求(国家环保标准HJ812-2016,HJ84-2016规定加标回收率应为80%~120%),表明本方法可用于蓝藻培养液中阴、阳离子的同时测定。
3 结语
建立了一种双系统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蓝藻培养液中7种阴离子和6种阳离子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蓝藻培养液中阴、阳离子的同时分析,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和降低检测成本,在蓝藻生长和抑制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链接:水杨酸,微囊藻,甲基磺酸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分析计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文章
剑与远征136版本更新解析荒鸦边界奇境探险新增内容与通关技巧全攻略
随着剑与远征1.36版本的更新,全新奇境副本「荒鸦边界」正式上线。该玩法凭借复杂的地图机制、高难度敌人配置以及丰厚的奖励体系,迅速成为玩家关注的核心内容。将从版本更新亮点、核心机制解析、阵容搭配策略及2025-05-10- 随着现代畜牧业向着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在实际反刍动物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反刍动物的生长效率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给其饲喂大量以谷物淀粉为主的高精饲粮,在达到饲养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2025-05-10
- 千年古荔是什么味道?茂南“禄段古荔园”可一键定制!_南方+_南方plus在茂南羊角镇禄段村的古荔园里,一棵有着300多年树龄的老荔枝树静静伫立在阳光下,迎接新一年的收获。茂南古荔守护人、禄段村党支部书2025-05-10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 薛庆元)2月20日,记者获悉,江苏省淮安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淮安监管分局共同发出致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倡议书。倡议书包含四2025-05-10
- 今日早盘,三大股指小幅低开,沪指随后震荡拉升翻红,深成指、创业板指低位震荡,临近午盘沪指涨幅收窄。午后,三大股指继续下探,沪指再度失守3200点关口,创业板指创年内新低。截至今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192025-05-10
-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通过电视、报刊、电脑、手机等讯息媒体随时随地都可接触海量资讯。教师通过挖掘资讯中与生物化学知识相关的新闻资源, 就能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将真实事件、热点讨论或科技前沿为主题的2025-05-10
最新评论